8月8日當天下午....我帶著兩隻亞太手機跟電池開著車往林邊直去
災區的電力中斷 電訊極差 只有亞太和泛亞手機稍有些訊號
當天早上約8點多收到林邊鄉的兵力申請
指揮官帶著悍馬車約11點就先行進入林邊鄉周圍勘查災情
艦指部的水下作業大隊及陸戰隊的兩棲偵蒐大隊膠舟約20條也在11點多以後陸續到達林邊交流道
後續更是投入了50條之多 旗山到林邊 開車約一個小時左右 左營到林邊約40分鍾
這是在平常無風無雨 一路開100 -110公里的情況
在颱風天 扣掉人員集合、裝備整備上車的時間 還能這麼快到達
這種速度還被罵 我只能說公道自在人心
指揮官的聯絡電話3個小時就被打到沒電 緊急要求軍團馬上送天頻電話跟亞太手機
小弟自願開車前往.....其實也有想看看災情的念頭在
為求時效只好直接開轎車衝過去
後來我發現 颱風天開車跑在高速公路上 真的是玩命
方向盤上面的力回饋讓我感覺到風力有多猛
車輛不時被吹歪 得時刻抓緊方向盤
衝到了南州交流道 道路已經管制 我改道前往台一線 想走竹林村進入林邊
到了竹林村 看到的只有滾滾的黃水跟管制的警示 幾部AAV-7已經用拖板車運到新埤了 到處都是國軍弟兄和消防隊
這時候是下午3點多 印象中以前水患不多的竹林村現在也是寸步難行
調頭穿過南州交流道的管制錐 繼續往林邊交流道前進
到了我熟悉的地方 看到的卻是從未見過的慘狀
交流道淹到完全看不見出口 連馬路的標誌都沉在水裡 放眼望去全是泥水
明明是在陸地上 卻讓我有身處海中的錯覺
風吹的人站不住腳 雨水打在臉上痛的讓人麻木
水下作業大隊的學長正拉著膠舟來來回回的進出林邊鄉 每個人渾身滿是泥濘
我坐上膠舟進入林邊鄉公所 路上見不到任何一棟建築物的一樓大門
二樓窗戶探出無數位的鄉民 我心裡知道 這麼多的災民要以我們所有的膠舟及水陸兩用車來救出
即便是不吃不喝 也絕對需要幾天的時間 因為受災範圍大的超乎想像
陸上的電線杆東倒西歪 電線斷成好幾節 一個不注意就捲入馬達車葉
膠舟要側頂著風面才能前進 水下完全看不出深淺 路上還見到被漂流物刺破的膠舟綁在一旁
這裡一片漆黑 沒有任何電力 連膠舟馬達的汽油也因消耗太大而迅速告鑿
兩棲偵搜隊以及水下作業大隊的官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著膠舟來回林邊跟佳冬救援災民
到了鄉公所 所見一片狼籍 所有人都泡在水裡 指揮官早已坐著膠舟前往佳冬鄉指揮救災
耳邊盡是災民的擔憂交談及細細可聞的啜泣聲,混雜著救難部隊長和警消的兵力派遣命令
電話打不出去 也撥不進來 膠舟來來回回的運送人員及物資進入
沒人知道這場風雨要維持到什麼時候 沒人知道自己下一刻是否依然無恙
入目盡是哀痛 望去只有破碎 打消了回家一趟的念頭 即使我家就在後頭不到 一公里 處
我知道這種情況下 任何一條膠舟都是彌足珍貴的
我在部隊的作用 遠超過我待在這裡的實際意義
坐上膠舟 又離開了我的家鄉 我的父母
是的
我家住林邊鄉 父母親、大嫂都在家 我哥是部隊主官正留守待命
我老婆帶著剛出生滿月的女兒 就在東港鎮
內心的憂慮像火一般灼熱
我收到的訊息是家中水淹一層樓 家人已經躲到二樓去了
東港鎮的狀況稍佳 卻也是寸步難行
雖然擔憂 但至少我知道親人生命無虞 我相信身在災區的救災官兵及作戰區指揮官會用盡全力執行救援工作
到了旗山 所有路口都被封鎖 滾滾的泥水早超出了堤防
淹向旗山大街 滿地瘡痍 人車難行 泥砂堆積有如小山
只能繞道台南進入 路上與好幾台國軍10頓半及兵工具車交錯
每個人都把重心放在救災
隔天重回到戰情中心執勤 參謀長跟副指揮官的聲音早就沙啞
我想他們應該都沒闔過眼 指揮官自從進去災區後就沒有出來過
可想而知數不清的救災官兵此刻更是辛苦
新聞媒體上不斷傳來災情報導
政論節目混雜著民意代表對國軍救援速度的漫罵以及北部民眾的情緒性發洩字眼
我想說的是
他X的閉上你們的嘴
潘XX立委大言不慚的質疑國軍部隊第一時間竟然派悍馬車救災
我真是後悔當初一票投給你 (民進黨立委潘孟安)
聖人因無私而偉大 小人因無知而可怕
悍馬車是第一時間趕過去勘災用的 沒有堪災 怎麼知道後續要派多少兵力 一開始林邊鄉申請的是膠舟 可沒有水陸兩用車
那都是完成勘查後緊急派出來的
不知道就閉上你的嘴
北部一堆沒淹到水的民眾 打到CALL IN節目開口閉口就是馬英九陰謀 國民黨放任國軍腐爛諸如此類無用之語
所謂名嘴在這個時候個個成為救難專家、治水達人
搧陰風點鬼火 質疑這個、質疑那個
拜託你們拿點良心出來 閉上你們的狗嘴 趕快來幫忙救災吧
南部民眾見不到救援人員而憤怒情有可原 但實在真是人力有未逮
受災範圍已經大到超出救援能量
國軍焦頭爛額的同時 還要面對背後來的那些不用負責的中傷言語
我為我們的救災部隊感到深深的痛心
真要罵 這些名嘴比我有資格罵嗎?
譁眾取寵 無恥至極
報章媒體不求查證 打擊國軍士氣
只求收視率及上報能見度 我不知道這些人的良心在哪
我不知道指揮官身為中將深入災區為的是什麼
兩相比較之下
看看仍在強力播放的政治節目及新聞媒體
我為國軍感到一陣哀痛
用口水批救災無濟於事
【工商時報 98/8/20 】
八八水災會對GDP成長造成多大影響,行政院主計處目前還在估算中,答案還沒有出來。依據農委會截至目前為止的最新估計,農產物及設施毀損計134億餘萬元,但這和GDP的變動不會也不應當相同。農漁業生產的減損會直接影響今年GDP,其他如財產和設施等資本財的損失,只有它們未來所影響到的生產才會列入,其數額通常只是資本財的一小部分。
不過,無論最後出來的結果是什麼,本次水災確實對於許多家庭已經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所有國人都同感刻骨銘心。事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安置和重建。安置可以安定人心,重建或改建本身會創造需求,連帶地可以藉由生產的恢復,促使所得增加。
要怎麼安置和重建,牽涉到許多專業,也牽涉到不同單位之間的分工。例如安置處所的土地取得,通常要靠中央部會和地方政府的協調。災民進駐到安置區後,馬上面臨工作、生活費用等實際問題,必須立刻解決。重建或改建所牽涉的更廣。例如部分陡削山坡地是否仍適合居住,是否可能恢復耕作,如何做好水土保持等,都需要專家評估,可說是千頭萬緒。
所以,在此時刻,如果大家真心想救災民,最重要的就是匯集力量和專業,讓安置和重建的工作可以儘速展開。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性,這些工作的進行,必須因地制宜,除政府主管單位應善盡職責,任何關心者最好能勇於參與。如果捨此不圖,而是利用災民的慘狀和由之而生的同情心,進行叫罵式的批評,不但於事於補,而且會實質上模糊問題的焦點,進而影響基層工作人員的士氣和作為。
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幾個怪象,就是口水批救災,火上猛加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能夠關心世界各地發生的天災是好事,但顯然得意忘形,忘記了對於其他國家主權的基本尊重,而在其網路上作「台灣總統應否下台」的投票。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其他國家媒體,以及其所發動的其他國家的人民,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這是怪象其一。與此種作為截然不同的是來台實際參與救災的美國政府軍隊:低調、務實與謹守分際,令人讚賞。 怪象其二,就是各種的指控缺乏實際的查證。許多人指控說,國軍的投入太少、太慢。當然,相對於災民的危急和痛苦,速度是愈快愈好。但有沒有人弄清楚所謂「錯失的72小時」,實際上國防部投入了多少兵力?根據所公布的統計,案發後的前三天,也就是8月9、10、11日,投入的兵力分別為2137人、5358人與9121人。這就當時還繼續下大雨、泥流繼續衝往下游的實況來說,是「盡力」還是「怠惰」?沒有經過專業人士的評估,難道就可以靠表象、靠「常識」,作任意的評斷嗎?
在速度方面,國防部所派遣的兵力,到了12日,增加到1萬6千人,16日增加到18萬人,到了目前,已增加到26萬人次,分布在高雄縣6萬7千人、台南縣市和宜蘭近8萬人、屏東縣近8萬人、中部縣市近3萬人和花東約1萬人。這樣夠不夠快、夠不夠多,都可以檢討。但是沒有深入的分析,沒有跨國的比較,就妄下「三軍統帥缺乏領導能力」的斷語,其公平性和專業性都有待檢驗。 怪象之三,就是對救災的批評轉變為對官員不合比例的苛求。發生如此嚴重的水災,大家對於各級官員有強烈的要求很正常,但不能流於民粹。例如,新店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指揮官,以及各地區的指揮官,當然應當時時刻刻都在現場。除此以外,不應也不必對於官員每分每秒的行蹤有所苛求。只要沒有延誤救災程序,像父親節吃飯、像理髮這些短暫活動,如果也要無限上綱,可能就是苛過頭了。行政官員言行舉足引起社會負面觀感,自應反省檢討,此時此刻為平息民怨而改組內閣,亦有其必要,但過度嚴苛的指責,對解決災民的實際問題,不會有任何幫助。
台灣的經濟,本來預定要於第四季開始轉為正成長,而從國際的演變來看,復甦的腳步甚至還可能比預估的更快。不幸的是,在此時刻,台灣遭逢到水患的侵襲,更不幸的是,在水患之後,政治角力大於對於災民的實際關懷,口水大於行動。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原來好不容易轉好的投資人信心,恐怕又要因為擔心政情不穩而轉趨低迷,台灣經濟復甦的腳步將更蹣跚,民眾的苦楚將更延長。
小林村風災前後比對照片!!
天佑台灣 ~